2024-03-15
一年一度的3·15 如期而至,我們積極響應中國證監會的統一部署,向投資者傳遞新《公司法》、《證券法》和《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管理條例》等相關法律法規的知識及投資者保護防范風險的案例,踐行“投資者保護在身邊,保障權益防風險”。通過法規和案例的宣講,既要強化投資者選擇合法機構,減持理性投資的觀念,更要引導投資者們通過正規渠道,依法依規維權。
新《公司法》、《證券法》和《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管理條例》,這些法律法規的共同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平衡監管制度層級與靈活應對行業實踐的需求,豐富完善了相應監管制度體系,從而更有效地保護投資者的合法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這些法律法規通過完善監管規則體系,形成法律-行政法規-部門規章-部門規范性文件-自律等多層次的監管框架,旨在健全投資專業化管理,保護投資者權益,同時促進金融行業規范健康發展。
一、新《公司法》對投資者的保護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1、健全信息披露制度。新公司法要求公司按照一定的格式和公開透明的要求,及時、準確地披露與公司投資相關的信息,這有助于投資者全面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經營狀況和發展前景。
2、強化內部治理機制。新公司法在保護投資者權益的同時,也強調了公司的內部治理機制。例如,新公司法要求公司建立健全的監督機制,加強對公司高管人員的監督,防止內部人控制和利益輸送等問題。
3、設立專門的糾紛解決機制。新公司法設立了專門的糾紛解決機制,如協商解決、向主管機關投訴、仲裁和向法院起訴等方式,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糾紛解決途徑。
4、加強投資者教育。新公司法強調了投資者教育的重要性,要求投資者必須具備一定的風險意識和知識儲備。相關部門和社會組織也應加強投資者教育,提高投資者的素質和投資能力。
二、《證券法》為投資者提供了哪些維權途徑和糾紛的多元化解決機制?
1、如何加強對“普通投資者”的保護
為減少實踐中投資者的證券糾紛“入門難”、“調成難”的問題,新《證券法》第八十九條根據財產狀況、金融資產狀況、投資知識和經驗、專業能力等因素,區分了專業投資者和普通投資者。同時,第九十四條中規定“普通投資者與證券公司發生證券業務糾紛,普通投資者提出調解請求的,證券公司不得拒絕?!痹摋l款明確對普通投資者實施了特別保護。為風險承受能力較低、投資專業知識和能力相對不足的普通投資者提供更加充分的保護。
2、設立先行賠付制度
先行賠付機制的法律實質為基于自行協商而達成的訴訟外和解,通過雙方當事人先行達成賠付協議而解決問題。先行賠付機制的建立可以有效地減輕投資者的訴累、降低其維權成本,進一步的保護投資者在證券市場的權益,同時也能夠促進證券市場的穩定?!蹲C券法》中,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相關的證券公司可以通過委托投資者保護機構就賠償事宜與受到損失的投資者達成協議,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有利于增強市場的自治能力以及市場自我修復能力。
3、證券集體訴訟制度,如何加強投資者保護和權利救濟?
新《證券法》的證券集體訴訟制度,一是充分發揮投資者保護機構的作用,允許其接受50名以上投資者的委托作為代表人參加訴訟。二是允許投資者保護機構按照證券登記結算機構確認的權利人,向人民法院登記訴訟主體。三是建立了“默示加入”“明示退出”的訴訟機制,更便于投資者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4、投資者保護機構在多元糾紛化解方面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投資者保護機構在利用專業優勢進行投資者保護、代表投資者積極主張和行使權利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一是調解機制,投資者與發行人、證券公司等發生糾紛的,雙方可以向投資者保護機構申請調解。普通投資者與證券公司發生證券業務糾紛,普通投資者提出調解請求的,證券公司不得拒絕。二是支持訴訟,投資者保護機構對損害投資者利益的行為,可以依法支持投資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三是派生訴訟,發行人的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執行公司職務時違反法律、行政法規或者公司章程的規定給公司造成損失,發行人的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等侵犯公司合法權益給公司造成損失,投資者保護機構持有該公司股份的,可以為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義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持股比例和持股期限不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151條有關“連續一百八十日以上單獨或者合計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規定的限制。
三、《私募投資基金監管管理條例》如何保障私募投資者的正當權益?
1、規范基金運作?!端侥紬l例》適度介入私募基金的運營,著眼私募基金運作周期的各個環節,重點規范資金募集和投資運作環節,強化要求管理人的信息提供,實現行業的正本清源,全流程促進私募基金的規范運作,保障投資者的正當權益。
2、加強人員監管?!端侥紬l例》突出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監管,以負面清單、持續性規范要求等方式強化源頭管理,明確登記和注銷登記的相關規定。同時,《私募條例》對私募基金管理人的股東、實控人、合伙人予以規范,記錄并公開相關人員的誠信信息,建立健全監管部門、地方政府之間關于管理人信用信息共享、風險處置協作機制,從而有效防范化解行業風險,提升行業發展水平。
四、 新型金融騙局及識別方式
現如今,不法分子的行騙手段日益高明,需要投資者保持理性投資的思路,提升投資理財的認知,才能避免自己的錢財遭受不必要的損失,更好地維護自身利益。下列是當下幾類新型騙術:
AI騙術:AI變臉冒充同事,家人或者朋友,詐騙者通過各種渠道,廣泛抓取了受害者的個人信息,通過深度偽造等技術不僅還原了受害者的聲音,頭像且還能模仿其行為方式與熟悉的家人、朋友進行視頻聊天,以獲取對方信任后,讓受害者為偽造的家人、朋友轉賬;甚至還會有仿造出多人的形象和聲音,編制出一個工作會議場景,讓參加的職員遵循仿冒領導的指令,給所謂的合作方轉賬,然而會議內只有參加的職員一人為“真人”。
“ICO”項目:近年來以虛擬貨幣、消費返利、私募股權投資等名義的非法集資暗潮涌動,其花樣不斷翻新,迷惑性很強,普通投資者辨別難度大,大量的ICO項目就是其中的典型案例。大部分的IOC項目是打著區塊鏈和數字貨幣等高大上的旗號,從事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發行方編制虛假的項目白皮書,項目從虛擬博彩、交友平臺、開挖金礦、投注游戲甚至設立在開曼群島的投資項目,五花八門,吃瓜群眾根本無法進行查證。更有甚者,連最基本的項目白皮書都沒有,也能一兩天騙取投資者數千萬甚至上億資金。。
高收益金融產品騙局:不法分子通過旅游、講座、贈送禮品等手段,意圖博取投資人的信任和好感,待警惕性降低后,趁機推薦高收益的金融產品,并用“以房養老”的名義誘使投資人抵押房產,騙取錢財,甚至背負巨額貸款。
如何識別上述這類騙局呢?
金融騙局的共同特征:超高的回報率。由于降息,現如今銀行的理財產品年收益率大概在4%左右(注意是年收益),而騙局大多是以高得離譜的月收益計算,吸引投資者。永遠記住天上沒有餡餅,一定要審慎選擇投資產品,要充分了解產品的特點、風險收益比和發行機構的信譽。選擇正規渠道和合法發行機構,避免參與非法集資或高風險投資。
AI換臉如何防范:提高反詐意識,特別是涉及資金往來的,應通過電話、短信、微信等多途徑核對,在視頻過程中可以通過多種方式的互動,來觀察視頻是否有部分模糊或者是異常變形的情況,來辨別AI真偽;最后就是在轉賬時,可以將到賬時間設定24小時到賬,以預留處理時間。
看是否喜歡用各種“唬人”的名頭。如果所宣傳的項目看起來比較“高大上” 或者非常深奧的,也應該有所提防。比如虛擬貨幣、原始股、XX股權平臺、拆分盤等等。有些對于普通人看起來很“高大上”的東西,在熟悉金融的人看來全是漏洞。投資者要時刻保持風險意識,了解投資產品的潛在風險,并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措施。在投資過程中,要遵循風險可控、收益合理的原則,避免過度追求噱頭、高收益而忽視風險。
深挖公司領導人、項目負責人信息。部分騙子團隊喜歡造神,有些騙子之前有過詐騙前科,喜歡在網絡上洗白抹去不光彩的過去,偽造一些高大上的經歷和名頭,如xx中國股神、xx華爾街金牌分析師等等,方便行騙。投資者應當提高警惕性和辨別能力,從官方渠道進行確認,不要輕信來路不明的小道消息,不要貪圖一時便宜,導致因小失大。而金融機構方面,也應當及時發布澄清公告,提醒投資者注意。
五、理性謹慎投資,依法依規維權
投資者需充分認識各類金融產品的風險收益特征和產品特性,認真考慮存在的各項風險因素,并根據自身的投資目的、投資期限、投資經驗、資產狀況等因素,充分考慮自身的風險承受能力,選擇與自己的風險承受度相符的產品,理性判斷并謹慎做出投資決策。
如果投資者不慎被騙或遇到可疑情形,應當及時保留聊天記錄、轉賬記錄、銀行賬號等關鍵信息,第一時間向公安機關報案,依法依規維護自身的權益。